江苏苏美达伊顿纪德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顿纪德)是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机集团)的央企成员企业。自 2009 年成立以来,公司专注于引领中国校园服饰变革、推动共同教育价值重建,迄今已累计为全国 31 个省级行政区 4000 多所学府提供了校园服饰整体解决方案,并通过开创公益教育读物《優教育》、打造实验性公益学园“伊顿学园”、开展“故事田”儿童哲学公益项目和 UPCYCLE 弃物再造环境友好项目等,向全国超过 6500 所偏远地区乡村小学提供公益教育支持,推动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
据统计,截至 2016 年底,全国农村小规模学校有 10.83 万所,占农村小学和教学点总数的 56.06%,它们服务着农村底部 20% 最困难家庭的儿童。但这些乡村学校师资、环境、教学质量相对落后,阅读资源匮乏,德育课程处于空白状态。
如何让广大农村学校获取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更好地满足农村底部 20% 弱势家庭群体子女的教育需求,是中国实现城乡教育公平乃至乡村振兴的关键之所在。
伊顿纪德联合发起“故事田”儿童哲学公益项目,尝试以教育介入乡村,聚焦偏乡农村小规模学校,携手社会各方从“真善美”出发,通过儿童哲学阅读“用孩子的逻辑启蒙哲学”,以哲学童话种下价值启蒙教育的种子,让乡村学校儿童葆有思考的哲学天性,培养学生的概括力、思辨力、想象力、价值判断力,同时赋能和支持乡村学校教师开展儿童哲学启蒙教育,实现教师发展在地化,增强农村教育发展自我造血功能。
建立点、线、面分层的受助学校遴选机制,针对性采用差异化的方式,提高支持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点:主动识别和定向邀请符合受助条件的小规模学校;公开招募符合条件的受助学校,根据学校提交的申请书遴选出合格的受助学校。向学校寄送儿童哲学童书和教学手册,并进行线上教师培训,帮助教师开展儿童哲学童书阅读课程。
线:与爱心衣橱、麦田计划、爱德基金会、美丽中国(TFC)、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等教育公益组织合作,借助教育公益组织渠道识别受助小规模学校,并开展志愿者培训,由志愿者将儿童哲学童书带到农村小规模学校并开展儿童哲学童书阅读课程。
面:与全国各地方教育局合作,将儿童哲学阅读课程纳入当地受助学校的课程计划。此外,根据实际工作开展情况,遴选部分学校作为参加儿童哲学阅读课程实验学校,深入探索开展农村儿童哲学启蒙教育的有效路径。
采用学习资源包的形式对受助小规模学校开展教学资源支持。学习资源包含有“酷思熊”儿童哲学童书、教师手册、教学音频与视频课例、 CCTALK 儿童哲学公益线上课堂等多样化内容,受助小规模学校可根据学校硬件条件、教师教学素养和教学设计的不同,“菜单式”自由选择学习资源包的内容,搭配适合自身的学习资源。此外,每年 5 月 -8 月招募和培训大学生志愿者团队赴乡村学校开展夏令营活动,以丰富、有趣的儿童哲学阅读课程服务乡村留守儿童;每年 11 月举办讲故事大赛,激发师生以写故事、绘画、视频、戏剧等创意方式阐述对哲学价值的理解。
采取体验日课程、线上课堂、教师工作坊等形式,开展线上线下互动结合的教师培训,帮助教师掌握儿童哲学阅读课程专业教学技能,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在培训开展过程中,通过遴选“种子教师”,发挥“种子教师”的辐射带动力,培训和指导更多的当地教师开展农村儿童哲学启蒙教育,实现教师发展在地化,提升农村教育发展的自我造血能力。
2014 年 5 月至今,“故事田”儿童哲学公益项目已惠及中国 30 个省156 个市县 4200 余所农村小规模学校,惠及 50 万余名乡村师生,累计开展儿童哲学线上公益课 101 讲,3040 分钟,吸引 60 余万人次参与学习;开展乡村教师培训 40 余场;举办六届“故事田”讲故事大赛、三届大学生志愿者乡村夏令营。
联合 3M、顺丰公益基金会、21 世纪教育研究院与蒲公英教育智库等组织机构,推动资源整合,实现优势互补,将众多教育学者专家、社会创新架构创始人等纳入专家库,持续深化价值认同与合作深度,推动教育资源输出,汇聚志同道合的教育同行者,促进区域教育生态改善,助力提升“伊顿纪德”企业品牌形象和影响力。截至 2020 年底,伊顿纪德校服市场已拓展至全国 31 个省级行政区,服务 4000 多所学校,为近 500 万学生提供了校园服饰的系统解决方案,近十年来营收增长 100 倍,成为中国行业和消费者公认的校服领军品牌。
成为国机集团打造教育扶贫的“国机模式”,收获各方广泛认可,为促进区域教育生态改善贡献力量。曾荣获第四届中国教育创新公益成果博览会 “SERVE 奖”,2018 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企业峰会“促进教育最佳实践奖”。
未来,伊顿纪德将继续把“故事田”哲思的种子撒向更多偏远山区农村小规模学校,覆盖更多的城市及村镇,引入更多优质教育公益资源,在开启和丰盈乡村儿童的价值世界、精神世界,唤醒乡村儿童独立思考力量的同时,助力乡村教师发展在地化与乡村教育发展自我造血,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文 / 季秋晨)